0

    这种有感而发的中世纪艺术岂不是更加艺术化吗

    2024.03.05 | admin | 57次围观

      “中世纪的一千年,是艺术黑暗的一千年”

      欧洲的中世纪,从西罗马帝国陨落之后,各派封建割据、战乱不断。再加上天花与黑死病的快速蔓延,导致欧洲大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在这种困境下,绝望的老百姓迫使自己将他们的精神归宿寄托于基督教的“救赎”思想当中。痛苦的经历让人们相信,他们生来就有原罪,受苦受累都只是赎罪的过程,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说服自己,聊以慰藉。

      不过当时人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他们无法通过阅读《圣经》来学习基督教。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图像与绘画的形式,将《圣经》中的故事描绘出来。

      

      同时,基督教又极力反对偶像崇拜,明确规定不能把人物画的“赏心悦目”。因为上帝自在人心,我们更应该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万万不能沉迷于美色。

      这让中世纪的人物形象变得呆板和僵硬,每个人看上去都不悲不喜、不美不丑,完全脱离了真实世界的生活状态。

      麦当娜与孩子,中世纪绘画

      那么基督教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中世纪的人如此迷恋和崇拜呢?

      01

      用爱改变世界的男人——耶稣

      “没有人比我更懂上帝,因为我是上帝的儿子!”

      作为被上帝选中的男人,耶稣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不仅布经传道,宣扬天国福音,他还相信,只要有心中有爱就可以拯救世界!

      虽然听上去有些中二,但是耶稣对这个信念始终坚信不疑。在传教途中,他用爱和真诚去感化世人,甚至甘愿自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要维护基督教的教义。

      面包和鱼的奇迹,镶嵌画

      事实上,在耶稣出生之前,天使加百利曾经下凡告诉未婚少女玛丽亚,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上帝赐予的,而这个孩子注定会在33岁死去。

      这既是耶稣降世的意义,也是他逃避不了的命运。因为他的死会带走世间所有的苦难与不幸,并将希望与光明带给人类。

      世人被耶稣的大爱大德和牺牲精神所感动,认定他就是上帝派来拯救全人类的救世主。基督教的信徒们更是为此前赴后继、死而后已,最终基督教成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受胎告知,中世纪绘画

      耶稣教你做人,基督教你做事。

      基督教对人类思想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中世纪艺术的宗教化。大量的神学及宗教性艺术作品,也严重禁锢了人们的艺术创造力。

      难道中世纪的艺术真的一无是处吗?非也,在我看来,中世纪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甚至要比其他艺术时期更加高超。

      

      02

      中世纪绘画:拜占庭镶嵌画

      中世纪的第一个绘画成就,是拜占庭的镶嵌画。

      镶嵌画的别称是“马赛克”,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马赛克,它原意是将彩色原石镶嵌在墙上的一种装饰绘画艺术。

      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狄奥多拉皇后与侍从》,现收藏于意大利的圣维塔教堂中。这幅作品看上去似乎普通,实则大有深意。

      狄奥多拉皇后与侍从,镶嵌画

      古埃及人在绘画上使用“正面律”的规则,把脚画成了侧面。而在这里,人物的脚呈45°展开,这个思维的转变证明了中世纪的人开始注重观察人体的结构,用更加贴合现实的样子进行创作。【往期回顾:古埃及绘画艺术“正面律”】

      其次,这幅镶嵌画的颜色以红色和绿色为主,通常来说红配绿的视觉效果,总给人一种“土气”的感觉。但是画家利用大量的黄色进行过渡,还在背景里插入了一片片的小金箔片。只要有光照在画上,你就会发现人物的背后闪闪发光,如同有神灵降世一般,令人震撼。

      狄奥多拉皇后与侍从(局部),镶嵌画

      03

      中世纪绘画:手抄本插画

      中世纪的另一个绘画特色是手抄本插画,不过有些插画里透露着惊悚和诡异的气息。

      比如下面这张图:有一个人被同伴用剑刺了,他本该是痛苦哀叫的样子。可事实正相反,他不仅没有感受到疼痛,脸上竟还有一丝笑意,真的是毛骨悚然!

      中世纪手抄本插画

      但是大家千万别害怕,毕竟他不是一个变态,更不是有受虐倾向的人。他笑只是因为死后就可以享受“永恒之乐”了,这也是在他死亡的那一瞬间,心里对天堂的期待。

      其实,更能突显这一绘画手法的是《马太福音》内的扉页插图:画面中,马太的脸上并没有明显的情绪,但是从他瞪大的眼睛、抖动的衣服,还有身后倾泻而下的土坡中,充分体现了马太被上帝“钦点”时激动的情绪。

      《马太福音》扉页插图

      尽管中世纪艺术受到了宗教的制约,但这丝毫不影响画家们的神级操作。他们不仅要画故事的内容,更要画出人物的情绪;他们不追求华丽的外表,而是专注于传递耶稣与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04

      结语

      艺术没有好坏之分,黑暗的艺术更是一种偏颇的说法,后人给它的评价,并不代表中世纪艺术本身就是黑暗的。

      中世纪艺术并不注重客观世界的描写,而是强调精神世界的表达,这与19世纪末的现代艺术思想不谋而合。

      每一种艺术风格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魅力,相较于那些一直强调写实和模仿的艺术时期,这种有感而发的中世纪艺术岂不是更加艺术化吗?

      

      期待大家的留言,我们下期见!喜欢小编的帮忙点点原文关注公众号“小边讲画”~

    这种有感而发的中世纪艺术岂不是更加艺术化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