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伙子就在隔离室等候疾控部门的初筛及复核结果

    2024.03.31 | admin | 70次围观
    小伙子就在隔离室等候疾控部门的初筛及复核结果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月14日,该院收治湛江首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29日康复出院,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例康复出院患者。1月30日,中共湛江市委授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危重医学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记者近日深入采访,听他们讲述一个个穿着厚厚防护服背后的故事。感染科护士李丽莎:为省时间一整天不喝水

      “全体护士取消休假,即刻返回市区待命!”除夕前夕护士长的一条短信通知,感染内科全体护理人员放弃休假,全部无条件返回市区待命上班。收到信息的那一刻,李丽莎有少许失落,但疫情就是命令,她当即取消了春节回老家探亲计划,立即返回医院上班。“此刻心想我不是女儿、母亲、妻子,而仅仅是一名被使命选中的护士!”

      大年二十九,李丽莎的科室接收了湛江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为了不浪费穿脱防护服的时间及节省紧缺的防护物资,上班期间李丽莎不敢喝水,并穿上成人尿不湿,穿梭在负压隔离病房,一呆就是一整天。“下班了脱掉这全身武装,脸上全是护目镜压到的压痕,刺痛刺痛的。”她指着脸上说。

      年初六晚上医院通知报名去湖北支援,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之前也参加了2003年的非典工作,我是有经验的,所以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安全归来的!”危重症科医生袁彬凡:有些事是必须要去做的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袁彬凡日常工作需要接触呼吸道感染、非感染的危重患者,插管抢救、支气管镜检查、留取分泌物送检和治疗都是家常便饭。

      近日,他接诊了一名有家属从武汉归来后出现家庭成员群居性发热的患者,在给他做咽拭子留取分泌物标本的时候,被患者面对面喷了一口痰。尽管医护人员会严格按照规定做好隔离防护措施,但是感染风险还是存在的,幸好后来检测结果出来是阴性。“有些检查和治疗是很迫切的,不能拖延,风险再大也要做。”他说。

      袁彬凡出身医生世家,父母都是医生,妻子也是该院耳鼻喉科的医生。对于他报名驰援武汉的事,他的妻子非常支持。妻子对他说:“作为医生,作为党员,能为国为民出一分力是义不容辞的。”

      而当他跟父亲说去湖北支援的想法时,父亲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总要有人去的,随你吧。”“其实我知道父亲很担心,但有些事是必须要去做的,即使我不做别人也会去做。那就从我做起吧。”延伸阅读记者探访北京医院发热门诊,每个门诊日都像在“破案”

      2月4日,立春。天气干冷,阳光明媚。北京的医务工作者已经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斗争了半个月。在北京医院的发热门诊,来自全院的医生护士正在接续上阵。上午8点到12点,发热门诊的接诊医师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居阳。

      刘平 摄

      遗憾没去成武汉

      “这身防护服要穿20多分钟。”早上7点半,居阳已经出现在发热门诊的清洁区。腊月廿九、大年初六两次出诊之后,这一天已经是她第三次在发热门诊上岗。大年初一那天,医院再次征集赴武汉一线参加支援的医生,居阳再次报名。

      “第一批去武汉的名单上没有我。”居阳有点遗憾地说,现在科里有三名男医生正征战在武汉的一线。

      “墨绿色的刷手服是打底的衣服,外面套上防护服,再穿上隔离衣。”今年以来,这已经是她第三次穿上防护服,自己感觉很熟练,但在她的旁边,护士小李正在“监督”着她,“口罩密封好了吗”、“袖口扎紧”、“护目镜再检查一下”。在北京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面相迎的战场,医护人员的防护是重中之重。

      20分钟后,居阳“武装”好自己,走入发热门诊,她给同事们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发现疑似病例

      上午9点半,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走进了诊室。他的防护引起了居阳的注意:帽子、手套、N95口罩,一个不落,此外还戴了护目镜!小伙子坐下来后有点紧张地说:“我的两名室友都发烧了……”

      “聚集性发热!”最近,北京报告了多起聚集性疫情,小伙子虽没有湖北接触史,但聚集性发热还是引起了居阳的高度警觉。快速检测甲流乙流,结果都不是。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处于正常偏低水平,这与很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有点像。居阳决定启动专家会诊,看看是否将小伙子作为疑似病例留在医院进行观察。填写门诊病历报告,手机拍照,上传患者资料到专家会诊微信群……很快,值班专家的会诊意见来了:采集咽拭子,送到疾控部门进行检测。

      发热门诊区域设有三间隔离室,小伙子被请到其中一间。由于疾控部门的检测还需要一定时间,小伙子就在隔离室等候疾控部门的初筛及复核结果。

      寻找病因像“探案”

      居阳安顿好小伙子,又来了几名发热患者。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发热症状,为每一名发热患者寻找病因,就像是“探案”一样,充满了挑战。

      中午11点多,又来了一对小夫妻。两人三天前开始发烧,在此之前孩子曾高烧到40℃。“又是聚集性发热!”居阳开始一遍又一遍捋这一家人的发热情况:孩子先发热,很快好了,没有肺炎;接下来夫妻双双发热,但刚刚检查排除了甲流和乙流;再来看血常规的检测标准,妻子的指标相对较好,但丈夫的淋巴细胞非常非常低,“说明抵抗力很弱”。

      又是一个疑难案件,启动专家会诊。手机那端值守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明树红。反复斟酌,专家会诊还是建议为这对夫妻采集咽拭子进行检测。于是,夫妻俩也在留观室等待进一步的检测结果。

      中午1点,居阳忙完了上午的门诊。走出发热门诊的污染区,护士小李已等在不远处。这次,她是“监督”居阳脱下防护服,这个环节更长,需要半个多小时。

      “发热门诊不仅仅是体力的挑战,更是‘烧脑’的过程。”当天晚上8点到12点,居阳又走进了这间诊室,为一名又一名发热患者寻找病因,认真“破案”。“我们守住发热门诊这块阵地,就是为千万北京市民守好阻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羊城晚报、北京晚报流程编辑:TF03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